|
||
|
本報記者 陳建 黃珠慧子 實習生 許瑩
炎熱的夏季來臨,驕陽准點“到崗值班”,啓動“高烤”模式,人們在消暑納涼的同時,也帶旺了夏日經濟。近日,記者走訪發現,在熱浪來襲之時,市民夏日消費一片火紅。
夜消費、外賣成潮流
酷暑之下,很多消費者都選擇盡量不出門,通過點外賣的方式購買自己需要的食物和用品。“中午太熱了,從空調房出來就能感覺到一股熱浪,我瞬間沒了出去吃飯的念頭。”在單位上班的陳女士說,這幾天她和同事基本都選擇了叫外賣,“去餐館需要10多分鍾,走在路上很快就渾身是汗了,還不如網上訂餐呢。”
記者在步行街的一家快餐店看到,雖然正值午飯時間,但該餐館裏吃飯的人只有寥寥幾個,相反,吧台上的外賣訂餐卻一直不斷。“取餐!52號、53號。”現場取餐的外賣小哥絡繹不絕,手上都提著一到兩份餐點。老板對記者說:“我們店在美團、微信上都可以點單,進入三伏天以來,外賣訂單持續增加。”
外賣送貨員林先生向記者表示,這些天的工作量多了許多,一天有五、六十單生意,尤其中午最熱的時候,推送單子的軟件一刻不停,“就是不停地接”。
強烈的紫外線讓消費者們選擇晚上出門,“夜消費”成爲新潮流。傍晚七點左右,記者在楮溪老街消夏夜市看到小攤的桌子上坐滿了顧客。與閨蜜相約的黃女士告訴記者:“白天太陽太毒了,還沒走幾步,就流了一身汗,晚上還涼快些,出來透透氣。”麻辣小龍蝦的攤主手腳麻利翻炒鍋裏的龍蝦,他笑著對記者說,我這裏剛走一桌客人,又來一桌,桌子都來不及收拾。老板娘將盤子端上客人的桌上,說:“我們六點開張,就有客人來,點上幾瓶啤酒,一大份麻辣小龍蝦,邊吃邊喝邊聊。”
避暑遊、漂流受青睐
隨著“三伏”的到來,高溫回歸,遭受悶熱侵襲的消費者紛紛開啓多樣避暑旅遊,只想“哪兒清爽涼快去哪兒”。
三伏天高溫天氣,讓遊客避暑旅遊需求持續釋放。內蒙古、河北、雲南、貴州、遼甯等是遊客避暑遊的主要目的地,遊客北上‘追涼’特征明顯。”准備暑期外出旅行的大學生小李早早做好了攻略,她告訴記者:“夏季的青島,海水溫暖,沙灘細軟,而且沒有烈日,也沒有高溫。夏天是海濱旅遊的黃金季節。七八月份,地方特色節日衆多。比如青島啤酒節、服裝節等等,我都好期待的。”
帶父母出遊的王先生選擇了近距離的廬山,他說,廬山自己和妻子冬天去過一次,雪景很美,聽說廬山還是避暑勝地,想帶著家人去一次。
對于沒有假期又想清涼度夏的遊客來說,利用雙休日前往“水世界”、“水上樂園”、“漂流”等景區痛快“濕身”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記者來到了清涼灣水上樂園,門口,拿著門票准備進入樂園的遊客排起了長隊。在門口等待的鄭女士告訴記者,天氣太熱,太陽太毒,玩的地方都沒幾個,還好有這樣一個水上樂園,我家孩子特別喜歡這裏的趣味項目,每次一來就是一整天。“這種專門的水上樂園我第一次來,還做了好多攻略,帶了泳衣,帶了拖鞋,還帶了礦泉水,要在裏面玩個痛快。”周同學笑著對記者說。
工作人員告訴記者:“這裏有室內外國標泳池,多種水上項目,如大型水寨、叢林探險、巨龍滑梯、沖浪水滑梯、智勇大沖關、猩猩樂園等,以及專門的淋浴室,我們這裏還有專門的救生員,防止突發事情的發生。”
夏令品、藥品賣得俏
一入伏,夏令産品很吃香,冰鎮飲品水果,夏令防暑藥品等等都是熱銷産品。
高溫天氣,各類飲料的銷量增長情況相對更加明顯。小賣部店主王老板正往冷藏櫃放新的飲料,據他介紹,最近幾天每天都能賣出近200瓶。王老板表示,放在平時店裏每天的飲料銷量也就幾十瓶。
隨後,記者探訪農貿市場了解到,作爲夏季降溫防暑的上佳水果,西瓜的需求量在近幾日空前高漲。“上午新打開的七八個西瓜,沒到中午就賣完了。”據一家水果店老板介紹,隨著高溫天氣的到來,西瓜的銷量明顯增多,一天賣出二三十個西瓜不成問題。
記者在永盛超市的雜糧區看到,在該超市雜糧區選購綠豆的市民絡繹不絕,且購買的量都不算少。工作人員介紹,入夏以來,綠豆的銷量明顯增多,冰糖、銀耳等商品也開始發力,“夏天氣溫高,買一些綠豆銀耳回去煮湯給家人解解暑。”市民汪女士告訴記者道。
夏令藥品也是“銷售王”。以前,“花露水、風油精、萬金油”被稱作是夏令商品的“老三樣”,而今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保健,從內服的清熱消暑,到外用的眼睛保護、驅蟲醒腦,消費者開始關注全身心的夏令保健養生。像白花油、克痢痧、藿香正氣水等都是藥店的熱銷品。藥店裏,鄭女士正在購買藿香正氣水和風油精,她告訴記者:“這是第二次來購買防暑藥品,家裏人多,每人一支,一盒藥品七八天就用完了。”鄭女士說自6月下旬以來,自己幾乎都成了藥店熟客,差不多每隔兩個禮拜都要來買點夏令防暑藥品。她說,夏天喝藿香正氣水可以預防中暑,而且不會有什麽副作用。